导入数据...
文学院学术讲座:“《文心雕龙》与中华文化自信”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8日
  查看:344
  来源:

2019年11月18日,主题为“《文心雕龙》与中华文化自信”的学术讲座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二楼213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主讲人为香港中文大学的黄维樑教授。

黄维樑,香港中文大学一级荣誉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历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教授;美国、大陆、台湾、澳门多所大学教授、客座教授、客席讲座教授;著有《中国诗学纵横论》、《香港文学初探》、《中西新旧的交汇》、《文心雕龙:体系与应用》、《文化英雄拜会记》、《迎接华年》等二十余种。历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顾问、香港作家协会主席、香港文学双年奖评判、多个文学团体顾问。

图片1.png

首先,黄教授以鲁迅先生的观点为引言,指出了中国人自旧社会以来的文化不自信。又说了一些观念中的中西对比,认为西方就是“先进文明、船坚利炮”,而中国是“农耕文明、文化落后”,于是一些中国学者主张学习西方,甚至“唯西经至上”,最终导致了“过渡西化”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的一大原因就是“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借此,黄教授提出,中国学者对待中西文化都应该认真思辨,辩证看待。

图片2.png

接着,黄教授进入正题,讲到我们要“发扬《文心雕龙》这一中华珍宝”。“龙学泰斗”杨明照先生曾称道:“《文心雕龙》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完整,它不只是我国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黄教授指出《文心雕龙》的要义是:文学抒情言志,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对社会与个人都有实际功能;文学艺术重视创新这四点。《原道》篇中,讨论了文学的起源和功用,如“文之为德,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等。《神思》篇中,讨论了想象的作用,如“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人才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并举古人之例,说明一些有名的文人“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体性》篇,讨论了风格与作者才性,认为“才有庸携,气有刚柔,学有深浅”“性情所铄,陶染所凝”等;而后又说文章的风格“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情采》篇,讨论了内容与技巧,说“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性情”。而《通变》篇,讨论了传统与创新,认为“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术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变通则久,此无方之术也”。《辩骚》篇对《离骚》做了评价。《论说》篇讨论了论文的写作,指出“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言精一理者也”。《知音》篇,论述了对文章的鉴赏与评价,“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并举古人之力说明“文人相轻,非虚谈也”。《时序》篇则是一篇中国文学史纲,讲述了中历代文学的兴衰与发展,指出“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通过对《文心雕龙》内容结构的介绍,黄教授向我们提出了“向文学理论学者推荐《文心雕龙》应该指出它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和“我们应该指出《文心雕龙》不是过时的老古董,其学说和现代西方理论多有想通和契合之处”两个主张。

图片3.png

最后,黄教授主张建立“情采通辩:以《文心雕龙》为基础构建中西合璧的文学理论体系”。其中包括5个部分:一、情采(内容与形式[技巧]);二、情采、风格、文体;三、剖情析采(实际批评);四、通变(比较不同作家作品的表现);五、文之为德也大矣(文学的功用)。黄教授希望,我们在汲取世界文化成果的同时,也要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发扬这部旷世文论经典。

图片4.png

黄教授语言幽默,讲解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同学们都深深的沉浸在黄教授的讲授中。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黄教授进行了合影留念。

图片5.png


文/图 曾思敏

审核 冯杨珉宇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