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文学院学术讲座:两周时代“命”意识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悲”意识的影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8日
  查看:330
  来源:

文学院学术讲座:两周时代“命”意识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悲”意识的影响

讲座时间:12月7日下午3:00

讲座地点:文学院213会议室

主讲人:孙秀昌 教授


个人简介:

    孙秀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存在主义美学与先秦美学思想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雅斯贝斯艺术家论研究”,出版学术专著《生存•密码•超越——祈向超越之维的雅斯贝斯生存美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问道于孔子》(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河北师范大学第二届“卓越教师奖”。


内容简介:

    两周时代的“命”意识表现出两个特点,一个是“天命靡常”,一个是“永命”以“敬德”。 这种为人之“德”所统摄的“天命”,乃是对“命”的一定的公正性寄予了期待的“正命”。 周人的“正命”观说到底是由弘大“仁道”的孔子奠定的,它自始至终涵贯着这样一种人文意趣:由肇源于“仁道”与“命”的张力的“正命”意识而生“怨”,由统摄于“仁道”的“怨”而导向一种“怨而不怒” 的“中和”之境。“怨”是中国“怨剧”(或“冤剧”)的主题词。“怨”诚然是一种别有滋味的“悲”,但引发这种“悲”情的内在机制是这样的:由“命”而生“怨”,由“怨”而到“和”。可以说,两周时代特别是由孔子奠定的“正命”观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人文趣向,也直接构塑了中国“悲”意识的特殊表现形态,此即:由“冤”而生“怨”,由“怨”而到“圆”。其中,“冤”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命”意识,“怨”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悲”意识,“圆”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和”意识。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佟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