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文学院学术讲座:两周时代“命”意识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悲”意识的影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9日
  查看:234
  来源:

2019年12月7日下午,一场主题为“两周时代“命”意识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悲”意识的影响”的讲座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13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主讲人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孙秀昌教授。

孙秀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存在主义美学与先秦美学思想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雅斯贝斯艺术家论研究”,出版学术专著《生存•密码•超越——祈向超越之维的雅斯贝斯生存美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问道于孔子》(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河北师范大学第二届“卓越教师奖”。

图片1.png

首先,孙秀昌教授以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为引入,道出了“命运”与“悲剧”这一命题,并由此引发出一些学术观点,认为中国没有悲剧。而孙教授认为,我们应该跳出西方对悲剧的定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中国的命意识与悲意识。孙教授以两周时代的“命”意识的特点为开始,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意识是由周文化塑造的,其有两个特点:一是“天命靡常”;二是“永命”以“敬德”。在《诗经·大雅·文王》中说到“天命靡常”,孙教授解读其中“命”其实关键在于人自身的选择与行动。“天命靡常”是一种非定命观念,《尚书·尚书·咸有一德》中说“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命”是可卜的,也是可“革”的,正因为“命多辟”周人常试图通过“卜命”来推算吉凶休咎,窥探“命”的消息,借以安排人事活动。既然“命”可以卜,则它就不是恒常的,这一观念突出提现在“革命”一语中。“革”就是变革,有变革,四时乃成,生命乃续,文明乃延。又说“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命看似无常,但也期待命的公正性。第二,“永命”以“敬德”,《尚书·周书·召诰》中说“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敬德”与“明德”相通,这种观念屡见于先秦传世文献。《诗经·周颂·敬之》中说:“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通过文献,孙教授指出,在周人那里,“明德”“敬德”意味着“保民”,进而言之,“保民”才能“受命”“永命”。“天”乃民心所向,“命”乃民心所归,而民心所向,所归乃在于“仁人”。这种天命观就已经是一种以“仁道”为前提的“正命”观了。

图片2.png

随后,孙教授顺势提出了孔子奠定的“正命观”与“怨而不怒”的“中和”之境。“正命”意识萌动与西周,至东周末年,孔子终于定型为一种“正命观”。孔子以“仁”立教,并以“仁道”为己任,因此能够直面不断变化的人生境域依然可以有所乐,则由变化不定的人生境域所引发的“命”意识也就被“仁道”点化和统摄了,这就是对“命”的一定公正性寄予了期待的“正命”而不是“非正命”。“正命”因松开了对必然性的执着而酵发了那种对“命”的公正性抱有一份期待的“悲”,这种“悲”从一开始就不像无可改易的“命运”所引发的“悲”那样的酷烈,这种“悲”实为一种“怨”。“怨”在《诗经》中有充分表现,却不像古希腊悲剧主角那样悲得灵府四裂。周人心中的“正命”尽管已为“道”所统摄,但它仍是一种“命”,它自始就内蕴“道”与“命”之间的那种无可弥合的张力。一个人即便有道,到最后能不能得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仍需要外部条件的成全,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在外”的“命”。这样一来,由孔子所奠定的“正命”观就自然而然的引生了不同于古希腊悲剧的“悲”的那种“怨”。这种“怨”第一种是粘连在人生外向度上的“怨”;第二种是缔结在人生内向度上的“怨”;第三种是涌动在“命”与“道”的交界处的“怨”。“怨”在孔子的诗教中具有净化的作用使人流露真性情并得到升华,从而导向一种“怨而不怨”的“中和”之境。

图片3.png

最后,孙教授讲道“冤”“怨”“圆”与中国“悲”意识的表现形式。“冤”提现的是中国人的“命”意识,“怨”提现的是中国人的“悲”意识,“圆”提现的是中国人的“和”意识。中国式的悲剧大都可以被归结为好人受难这一模式,好人受难则感“冤”而“怨”,因此用“冤剧”来指中国式的“悲剧”更为确切。比如《窦娥冤》中,“冤”就是它的主题;由“冤”而生“怨”,由“怨”而到“圆”。伴随着“圆”,那“冤”与“怨”也在剧中得以释放并得以合理解释。《窦娥冤》的冤情在悲剧中获得了解救,这是中华文化涵润的一种悲剧形式,“冤”含着对命运公正性的期待。“正命”意识松开了外在意识强加于人的必然性的链锁,由这种“正命”观所蕴生的“冤”“怨”“圆”的人文节奏,使得中国式所谓“冤剧”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古希腊“悲剧”的“悲”——古希腊所信从的命运是一种外在的强加于人的必然性。

图片4.png

孙秀昌教授语言幽默,讲解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也沉浸在孙秀昌教授的讲座之中,提出来一些自己的问题,孙教授也一一做了精彩的回答与讲解。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与孙秀昌教授进行了合影。

图片5.png


 

文/    曾思敏

图/    曾思敏

审核/冯杨珉宇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