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讲座:“批判”话语在中国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9日
  查看:286
  来源:

主讲人:姚文放

时间:11月21日16点

地点:3教-101教室

主持人:陈佑松

专家介绍:

    姚文放,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现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与教学,发表论著700余万字,出版专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评述、转载、摘要和复印近400篇次。论著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次;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次,包括一、二等奖多次。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现担任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

 

讲座内容简介:

    “批判”话语原本不属于中国的知识和话语谱系,梁启超、王国维在康德意义上最早开启了“批判”话语的中国旅程。后梁启超在使用中将其从康德意义上中性的、学理性的研究、考察转向否定性的、政治性的排斥、抨击之意。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十年“文革”,“批判”话语的否定性、政治性内涵趋于固化,并不断加码、愈演愈烈,演变成为充满火药味的政治运动话语。80年代“批判”话语重新向学理性、中性的意涵回归,大大增进了在实际使用中的弹性和宽容度。这一转折对于90年代的“大众文化批判”起到了补偏救弊的作用。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学术研究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使得“批判”话语有可能酝酿新的生长性和未来性。20世纪“批判”话语的中国旅程山重水复、曲折迂回,而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总体趋好的前景则是可以期待的。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佟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