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读·行·中国”系列学术讲座第三讲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1日
  查看:199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主办的“读·行·中国” 第3期讲读会,于2020年10月17日14:30在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到的主讲导师是王振老师,分享嘉宾为罗宝川博士。

    王振老师就罗宝川博士的论文《方志研究的“老问题”与“新视角”——以清代地方志著录地方官学藏书楼为例》展开话题,从“方志资源的应用与数字化”“方志数字化的个案实践——清代地方官学藏书楼的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实践与反思”三个方面作了学术分享。

   image.pngimage.png

    在王振老师讲解的基础上,罗宝川博士也对中国方志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作为民间文献之一的中国地方志,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对象。就方志资料本身而言,“旧方志”一般是地方官员体察在任地区自然、社会、民情等诸多方面,以方便治理、考核政绩为目的书写的著作,内容包括建制沿革、山川形势、土地开发、水利设施、物产、人口等自然与人文信息。方志虽内容丰富,但也有其特殊性,例如在“祥异志”中,明代方志对灾异的描写非常详细,但清代面对同一对象,方志书写却带有夸大不实的成分。此外,如赋税等涉及数据的资料,更需要我们在研究时谨慎使用。中国学界对方志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不在少数,罗宝川博士重点介绍了以科大卫、刘志伟等学者代表的华南研究对于方志资料的运用,他认为学者们“以方志看中国”的路径值得肯定。

王振老师接下来对方志研究的老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王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方志编修的知识,接着概略性地回顾了方志资料运用的历史,指出学界对地方志资料的应用大致始于20世纪初,这与史学转向和史学观念的革新密不可分。20世纪初,以梁启超、顾颉刚为代表的史学家们提出要“打破精英的历史,书写民众的历史”的口号,作为“记叙地方,书写下层”的方志理所当然成为史学界“发现民众历史”重要的材料来源。近年来,华南研究试图通过田野考察回归“历史现场”,对地方志资料进行了深入解读,方志的生命力被激活。最后,李老师也指出,“数字”或“数智”时代,新技术对于方志研究方法上的补充,必将成为方志研究“新视角”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在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警惕“数字”与“人文”的关系,在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时,需要重点把握数据产生的人文属性,尤其不能脱离其具体语境。此外,对于方志研究者而言,不同的研究对象与目的会影响研究者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目前的数字技术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限的。

image.png

    至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第3期“读·行·中国”讲读会在历时两个多小时后圆满结束!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佟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