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读•行•中国”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1日
  查看:120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主办的“读·行·中国” 第4期讲读会,于2020年11月28日18:30在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讲读会邀请到的主讲导师是赵艳林老师,本期的主题是“重回起点:《歌谣》周刊与中国歌谣研究的元问题”。

 image.pngimage.png

    赵艳林老师从歌谣学运动的历史,当时学人对歌谣的定义、分类以及歌谣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大家作了内容梳理,说明了歌谣运动对中国现代歌谣研究范式确立的意义。赵老师强调针对“歌”和“谣”的定义及关系,首先应关注民歌传统以及历代学人对民间歌谣的态度和认知,其次应该看到歌谣运动后,歌谣开始从传统的经、史等文献中独立,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并催生了民俗学学科。而就歌谣的分类而言,应梳理好分类标准,注重各种分类法之间的关联,看到当时文章的讨论观点形成的时代场域。

    接着2020级的谷云飞作了《歌谣与民俗:以通江礼俗歌为例》的发言,他认为作为一种生动的语言表现形式,歌谣不仅有着宣泄情感、娱乐教化等功能,其文本内涵更是我们观照民间文化、研究民俗事象的巨大宝库。他首先谈到了1918年开始的北大歌谣运动,认为歌谣运动通过一系列歌谣采集、民俗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实践,直接促进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产生。北大国学门于1923年5月成立了“风俗调查会”,自此以后,歌谣采集和风俗调查交叉在一起。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工作的启动,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歌谣,这些歌谣为我们了解民众的情感内涵和社会心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接着,他从“歌谣中的礼俗”和“礼俗中的歌谣”两个方面,以通江县具体的歌谣为例,说明了歌谣文本反映的民俗,以及歌谣演唱的民俗语境。

 image.pngimage.png

    分享结束后,同学们就邹毅的发言展开讨论,文露认为仅凭碑铭这个单一材料难以还原宗族组织在当时社会上的作用,吕东辉以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为依据来说明用其它资料旁证的重要性,刘裕旗也以自己家乡的碑铭现象发表了看法。赵艳林老师就邹毅的发言内容和同学们的讨论作了回应,首先是“材料”,其次是“意义”。最后,赵艳林老师对第五期讲读会的主题作了安排,至此,第4期“读·行·中国”讲读会在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激烈讨论后圆满结束!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佟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