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文学院
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决赛圆满落幕
2017年11月3日下午14:00,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决赛在文学院学术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该赛场邀请到4位文学院老师担任评委及嘉宾,他们分别是:皮朝纲老师、房锐老师、张能甫老师、邓利老师。此次决赛还有幸邀请到了文学院党委书记袁耀林老师, 以及研究生办公室的陈龙老师和李苑静老师。在主持人杨奉霖和杨毅的介绍下,特邀嘉宾袁书记为此次决赛致开幕词辞,文学院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大赛就此正式开始。
长期以来,文学院高度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和科研基地的建设,为此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而每年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全院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行为得到了规范,学术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加强了师生间学术交流,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经过初赛的选拔,最终有六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来自语言文字赛场的万霞,唐艺维,陈浩, 以及文学理论赛场的张超,田野,熊梓灼。他们参赛的论文题目分别是:《綦江话音系》 、 “ 李劼人小说中的成都民俗记忆——以《死水微澜》为例”、《“NP1的NP2+VP得AP”的歧义分析》和《唐代萧李集团师学传承探颐》、《西部文学融合过程论——以藏地探秘小说为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解颐新语》辨析。在主持人介绍了赛场要求和比赛规则后,第一位同学上场了。
比赛过程中,每一位选手都结合PPT展示在规定时间内阐述自己学术论文的观点,选手陈述完毕,则由四位评委老师分别对其论文提问、点评并打分。在经历了初赛的锻炼后,进入决赛的每一位选手上场都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信。有条不紊在台上阐释自己的观点,从为什么要写这个题目,到自己是怎么来入手研究以及如何来收集查找资料等等方面,选手们的讲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并且各自展示了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力和水平。最主要的还是以参考他人的资料作为自己的论据支撑,也有同学做了一些田野调查使自己的论证更为丰富。同时,也为在场观看比赛的研一的同学们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报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每一位选手论述完毕后,四位老师都对选手的参赛论文提出了专业的学术问题,从学术的严谨性到学术论文的规范性,以及选手所以写论文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情况等,每位老师都给予了自己意见和建议,使得选手们这充分体现了学术论坛大赛以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推动研究生学术创新,力求为研究生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宗旨,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供其交流学术成果,活跃学术思想。每位评委老师肯定和赞扬了参赛者的研究能力以及演讲表述的清晰思路。同时,老师也指出,选手们以及同学们在写作研究学术问题的时常见的一些问题。比如,参考文献不充足,以及参考文献来源的不清晰;还有就是在做自己的选题时,切口要小,观点一定要创新,等等。这也让每一位选手对自己的论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陈述答辩,六位选手都完成了自己的表述。在工作人员统分的时间里,评委张能甫老师为此次学术大赛做了总结。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来锻炼自己,作为评委,在点评的时候言语过于严苛,让同学们感到有些严厉,但是,在面对学术研究的时候,就必须要以这样严谨的而态度去对待学术。作为老师,他也说,这次学术大赛选手们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并且鼓励和祝福同学们,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经过激烈紧张的分数统计,六位选手的得分别为:万霞87.6分,唐艺维80.3分,陈浩82.6分,张超88.3分,田野75分,熊梓灼86.3分。最终,由张超、熊梓灼和万霞同学分别获得此次大赛一、二、三等奖。由老师们为选手一一颁奖。
在经历了两个星期的初赛到决赛,文学院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帮助我院研究生进一步了解学术前沿及发展动态,提高研究生学术素养,进而在学院及学校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潜能。至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决赛圆满落下帷幕。
图/文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