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中国当代美学的历史与现状(随谈)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查看:1952
  来源:

          

    2018年11月16日15:00,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朱立元主讲的文学院学术讲座“中国当代美学的历史与现状(随谈)”在文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场讲座由文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钟华老师主持。

     


    讲座开始之前,钟华老师对主讲人作了简要的介绍:朱立元,1945年出生于重庆,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文艺理论家、美学家。1997年1月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一、第二届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身兼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学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主要著作有《黑格尔美学引论》、《接受美学导论》、《真的感悟》、《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等20部,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双主编之一)、《西方美学范畴史》(三卷本)、《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思潮论稿》(上下)等专著和《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美学》、《西方美学史》等教材,及3部译著,发表论文360余篇,获省部以上奖20项。

图片1.jpg

   讲座开始之初,朱教授即表示自己是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来讲中国当代美学的历史与现状,当然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包括了他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他将对中国当代美学分三个时期进行历史梳理和概述:1、上世纪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形成中国当代美学四大派;2、“文革”后和80年代,“美学热”和实践美学上升为主流派美学;3、90年代至今,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新世纪以来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在两个论争之外,多种美学理论的崛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首先,朱教授认为1949年-1966年十七年间美学的研究情况是中国当代美学史不得不提的一环,无论是对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研究还是对今天的美学理论及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发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围绕“美的本质”而展开的“美学大讨论”,各派的不同意见针锋相对,给予了美学研究一定的自由度。后来出版了六本文集,汇集了这场讨论的成果,主要是形成了以下四个派别:

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认为美是主观的,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美没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的、客观的标准,此派被批判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主要观点是美是“美在典型”,“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包含了“典型”的客观属性,此派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建设美学理论,符合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但也被“穷山恶水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类的观点所质疑;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提出了“物甲”(事物的物质形象)和“物乙”(观念化了的“物甲”),“物乙”以“物甲”为前提,是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直觉的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就在此中体现;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社会性与客观性统一派,李泽厚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来解释美学基本问题,认为美是在自然界从自在对象向自为对象转化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客观属性,是一种社会性的现象。

朱教授指出,这四个派别并不是当时就形成的,而是后来他的导师,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在1979年写的《建国以来中国美学发展概述》一文中提出的,后得到了包括当事人在内的广泛认同而流传至今。他还指出这场讨论的不足之处:将美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美的本质,美学研究对象应该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以及作为审美关系展开形式的审美活动;仅在外围讨论美,并未真正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美学基本问题不该套用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理论模式;受当时向前苏联“一边倒”的风气影响,美学观点与前苏联学术界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有着很大联系。

    接着,朱教授对“文革”后与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作了现象学层面的勾勒。随着三中全会以后的思想解放运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美学热,出现了对艺术、审美的“饥渴症”,《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文艺作品广受欢迎,满足群众艺术渴望的同时也极大激发了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出现了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局面,上海的《文汇报》刊登了两大篇幅的“美学知识测试”,但后来社会各界热衷于在各个场合套用“美学××”称号,例如“化妆美学”、“家具美学”,这样就使美学走向庸俗,蒋孔阳先生曾撰文《美学应该保持它哲学的品格》批判此类现象。

朱教授强调出现“美学热”的主要原因,就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现了两个以上的译本,哲学界出现了“手稿热”,为美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影响了四大派的观点,李泽厚一派进入实践美学阶段,成为最有生命力的流派,而其他三派虽然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变化,但影响力都逐渐衰落。实践美学以更加完整的形态在学术界凸现出来,朱教授指出实践美学主要有以下要点:实践是指人类的主体性实践,包括人的实践和实践的人,是自然的人化;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美和美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说明;自然的人化包括外在自然的人化和主体自然的人化,两者是同步进行的实践过程,美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形式;美和美感是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的人有两个本体:物质本体和情感本体。

   实践美学的不足之处是:将实践概念局限于物质生产;偏向于理性和人类总体,而忽视了感性与个体存在;未严格区分美的本质和起源;两个本体与一元论相矛盾;整体框架未超越认识论。

最后,朱教授主要介绍了九十年代至今,实践美学的局限性更加显露,需要有新的理论去超越和改革。刘晓波先生最早对此提出质疑,后陈炎先生批判其忽视个体,和文化保守主义倾向。杨春时先生提出“生存超越美学”,潘知常先生提出“生命美学”,力求建构后实践美学来取代实践美学。后张玉能、邓晓芒、易中天等人又提出“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有所区别,但同样力图超越实践美学,呼吁维护人的感性、个体性、体验性应有的地位。

而朱教授本人受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影响,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并说明这一理论尚未成熟,处于“走向状态”。他还提及当代美学研究领域一些很重要但经常被忽略的名字和主张,比如,北京大学张世英先生的“人生在世的美学”,叶朗先生“美在意象”,浙江大学王元骧“人生论”的美学,以及陈伯海先生“生命体验”的哲学和美学。他认为几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建构美学理论的独创性实践,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他也对当今美学界自由探讨、互相争鸣的局面持积极态度,美学就是在看似并不热闹,但十分扎实的讨论和研究中不断推进。

    讲座结束之际,朱教授针对观众提出的问题做了详尽的回答,钟华老师总结了本次讲座,坦言这场讲座对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听众都影响很大,此前困惑他许久的问题今日终于得解,钟老师语落,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以感谢朱立元教授的辛勤劳动。上图为朱立元教授和钟华老师及部分同学合影留念。

 图/刘路艳
文/马甜甜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