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文学院学术讲座:“毕达哥拉斯文体”————走向未来的述学文体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3日
  查看:632
  来源:

2019年12月12日19点,文学院学术讲座于文学院213会议室如期举行。学院有幸邀请到了吴子林教授,讲座的主题为:毕达哥拉斯文体——走向未来的述学文体。本次讲座由文学院谭光辉教授主持,吸引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

图片3.png

吴子林,1969年生,福建连城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及巴赫金研究分会秘书长、叙事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基本理论、中西比较诗学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与批评,已在《文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小说评论》《文艺争鸣》等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有4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复印。专著有《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理论问题》(合著)《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中西文论思想识略》《文学问题: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景观》《童庆炳评传》《批评档案》《文学瞽论》等10部;另有《艺术终结论》《教育,整个生命投入的事业——童庆炳教育思想文萃》等各种编著近40部,诗歌散文随笔若干,总计约500万字。

图片2.png

讲座伊始,吴教授对当今学术研究作品缺少原创性,语言僵硬晦涩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强调了思想与语言的同一性,认为学习理论应该采用深入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为根除“学术八股文”,吴教授提出了“毕达哥拉斯文体”。“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哲思路径大致有二:其一、返回中国文化之“本源”,通过“回向”即“深入历史语境”的“处境分析”,祛除“知识障”,既明“物理”又通“心理”;其二、“思即言”,在“证悟”过程中,一方面延续中国古代悠远的述学传统,另一方面汲取西方“Essay”的创造性文体实践成果,融通“隐喻”型与“演绎”型两种述学文体,将诸多“断片”合成了一种“没有体系的体系”。“毕达哥拉斯文体”会让我们“回到莫扎特”,可谓未来学术之“预流”。

图片1.png

吴子林教授生动的语言以及缜密的思维极具启发性。整场讲座气氛十分活跃,许多同学举手发言,积极与老师互动。

图片4.png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吴老师亲切地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图片5.png



图/文 唐慧琳

审核 冯杨珉宇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