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起伏跌宕九十年——中国读者对巴金的认识”学术讲座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查看:45
  来源:

2023年12月14日16:00,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了题为“起伏跌宕九十年——中国读者对巴金的认识”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在狮子山校区七教408教室举办,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主讲,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谭光辉教授主持。


image.png


讲座伊始,李怡教授提出,每个作家的发展都有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他强调到,针对文学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忘掉文学史,在阅读作品时应带有自身的思考与理性。


image.png


首先,李怡教授从巴金创作历程的重要节点出发,从《灭亡》《家》《寒夜》《随想录》四部作品的创作反响中分析中国读者对于巴金创作的评价变化过程。在讲解过程中,李怡教授指出,《灭亡》的读者反响热烈,达到了引人注目的效果,成为了巴金的成名作;《家》的读者反应则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的过程,最初由于《家》在《时报》的连载一度中断,导致读者反响不高,后来由于巴金备受青年读者喜爱,加上戏剧改编扩大了《家》的知名度,《家》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最终家喻户晓,为世人所熟知。而对于《寒夜》,1949年之前谈论《寒夜》的材料多是批评,新时期人们重新调整文学观念后,《寒夜》获得众多学者的赞赏;20世纪80年代,《随想录》影响巨大,但也遭人误解,针对这一现象,李怡教授也指出,《随想录》的表述和对其的误解其实都是真诚的。


image.png


其次,李怡教授总结到,读者对巴金持肯定与质疑并存的态度,并针对巴金的创作提出了四个必须重新回答的问题:一是什么是地方性?作家需要什么样的地方性?二是什么是“真”?“真”之于中国文学的意义?三是艺术性、文学性之于巴金的“无技巧”意味什么?四是巴金最重要的特点和贡献究竟是什么?随后,他具体阐释解答了这四个问题。同时李怡教授也强调,“真”不是中国文学达不到的高点,而是守不住的底线,巴金的创作其实是鲁迅式的文学探索,根本特征是对世界的充满情感的处理方式。


image.png


最后,李怡教授的分享结束,谭光辉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鼓励同学们要善于否定,敢于质疑。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作家地方性写作、书信日记研究价值、文学发生学研究等方面向李怡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李怡教授逐一进行解答。此次讲座涉及巴金研究,有利于同学们形成开阔的文学史研究眼光,对文学研究建构新的研究视角。

撰稿:方怡

一审一校:李扬

二审二校:代敏

三审三校:袁耀林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