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讲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禹的传说”和中华文明认同的活态表达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3月30日
  查看:43
  来源:

2024年3月30日15:00,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蜀山讲坛”在狮子山校区综合实验楼701教室举行,本期主讲人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锦老师,讲座主题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禹的传说’和中华文明认同的活态表达”,主持人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国太副教授。参加本次讲座的有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生共计120余人。


image.png

image.png


首先,李锦教授在讲座开始前,指出中华民族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千万年的文化体系中,为什么对大禹的认识至关重要呢?李锦教授指明,如何认识大禹的问题是华夏文明开始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文明形象的大问题,随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官祭”和“民祭”逐渐深入民众的现实生活,又使得大禹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进入了日常生活。李教授同时指出,在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研究中,大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其次,李教授重点强调了羌族与大禹传说的关联。在汶川地震后,政府成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李教授谈到,大禹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既是治水英雄,也被人们认为是羌族的祖先,与之相关的史实材料首见于东汉《景云碑》中,该碑碑文中便有“汶川之会”的记载。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与民族学家李绍明均认为“禹生石纽”的记载与羌族的白石崇拜有关。在羌族民间社会,大禹也被羌族视为其祖先神。今天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有两项关于大禹的项目,这两项都是以“大禹出生、大禹成长、江源治水”为核心的传说。由此可见,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与大禹传说的联系极其紧密。

然后,李教授讲述了“禹文化”的活态性呈现。李锦教授强调,把“禹的传说”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的时候,核心就是保护其活态性,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从非遗研究的角度看,作为文化表达的“禹的传说”的重点既不是论证禹是否为人王,也不是论证“禹生石纽”的真假,而是说明作为文化表达的禹的传说的活态存续形式,并讨论这一文化的表达隐含着讲述者怎样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的当代功能是什么?又如何发挥作用?

最后,李教授强调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禹的传说”的内在价值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治水是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汉羌藏民众通过三重表达的叠合共建对禹的认同,由此使得大禹精神代代相传。

李教授分享结束后,主持人李国太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互动环节时,同学们对文化的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提出问题,李锦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同学们受益匪浅,现场讨论热烈,氛围十分融洽。


image.png


最后,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李锦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了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人:张雨

一审一校:李扬

二审二校:代敏

三审三校:袁耀林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