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文学院举办“蜀山讲坛”第十五期第五讲: 方言文化资料整理研究刍议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4月9日
  查看:34
  来源:

2024年4月7日上午9:00,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于狮子山校区7教203教室举办了以“方言文化资料整理研究刍议”为主题的“蜀山讲坛”第十五期第五讲。本次讲座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振副教授主讲,杨薇薇老师主持,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图片1.png


首先,王振老师从方言文化资料的概况入手,讲述了方言文化资料的范围界定,紧接着他分别从本体研究到方言文化、个人研究到项目推进、基础研究到资源开发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方言文化资料整理研究的相关背景,并介绍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及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接着,王振老师具体介绍了如何对方言文化资料的整理。他先从田野调查、文献辑录两个方面介绍了方言文化资料的来源,鼓励各位同学积极参与田野调查,又举例介绍了方言文化资料整理的具体形式,同时也提出了关于方言文化资料整理的几点思考:一是对方言文化资料的调查要全面,要有深度,要尽量多搜集资料;二是要兼顾田野与文献,注重原始文献资料的辑录;三是对方言文化资料的定位要清晰、明确;四是方言文化资料的整理要多元、立体。


图片2.png


随后,王振老师重点讲解了方言文化资料的研究问题、方言学的内向研究和外向研究的差异与联系。他以四川方言歇后语、四川方言民俗词语、四川民间歌谣为例,分享了自己在这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呈现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同学们开展方言文化资料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最后,王振老师指出,基于语言学视角开展方言文化资料的研究是有空间的、有可能的,无论是整理还是研究,资料搜集都是第一步且第一位的。此外,针对同学们所关心的“选题从哪里来”这一问题,王振老师说到,要全面搜集材料、分析并驾驭材料、参考相关成果、考虑选题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要熟悉材料,特别强调了从材料中寻找切入点、凝练选题和研究思路的重要性。


图片3.png


王振老师分享结束之后,主持人杨薇薇老师进行了总结,本次讲座顺利结束。此次讲座内容丰富,令同学们受益匪浅,深化了同学们对方言文化资料研究及其整理研究方法的了解,也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撰稿:姜懿哲

一审一校:李扬

二审二校:代敏

三审三校:袁耀林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