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文学院举办“蜀山讲坛”第十五期第七讲:师承关系与现代文学制度的“合作”与“抵牾”·论“后五四”时期鲁迅和青年的关系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4月20日
  查看:16
  来源:

2024年4月19日19:00,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蜀山讲坛”第十五期第七讲于狮子山校区第7教学楼203教室举行,讲座主题为“师承关系与现代文学制度的‘合作’与‘抵牾’:论‘后五四’时期鲁迅和青年的关系”。本次讲座由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高晓瑞老师主讲,袁昊老师主持。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生、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6.jpg


讲座伊始,高老师分析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别,以《狂人日记》为例,表示现代文学不再是作家个人的生产活动,而是涉及到出版者、读者等众多要素的综合活动,现代文学社团与古代文人结社存在明显差异。高老师指出,文学社团活动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人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创作与观念的输出,正如“五四”时期的观念生产就是一种群体生产,一种声音要形成潮流,惟有依靠群体的力量。


7.jpg


接下来,高老师分析了新文学落潮时期鲁迅的精神体验,讲述了鲁迅在遭遇兄弟失合和精神虚妄后并未放弃希望,而是依然坚守希望,以社会为己任,从中看出鲁迅对文学“破旧立新”的期盼。然而,在“后五四”时期,鲁迅与部分文学青年师徒情谊逐渐消退,莽原社分崩离析,曾受鲁迅赏识和帮助的高长虹,甚至将批判矛头直指鲁迅,由此,高老师指出,现代文学论争的实质是对话语权的争夺。


8.jpg


随后,高老师提到,五四前辈对文学青年怀有爱护之情,而基于个人自由原则的文学青年一方面反感“权威”,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利用“权威”走上文坛。高老师总结说,“同路人”之间的论战,显示出“后五四”时期文学界内部的分化,而“后五四”时期的鲁迅则以更积极的姿态注视文坛的变化,为文学发展继续寻求新的力量。


9.jpg


讲座结束后,袁昊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文人群体的共性与个性”“作家如何调和自我想法与群体观念”提出了疑问,高老师一一耐心解答。此次讲座,拓宽了同学们认识文学的角度,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师承关系与现代文学制度的认识。在融洽的氛围中,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汪新

一审一校:邱雯萍

二审二校:代敏

三审三校:袁耀林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