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学术讲座:屈原·世界的美丑二分与中国赋美学史的第一缕光
时间:2024-05-22 20:47:22    编辑:李扬
    查看:70

2024年5月19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赋学会副会长刘朝谦教授在第四教学楼303教室作题为《屈原:世界的美丑二分与中国赋美学史的第一缕光》的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邓稳主持,文学院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共五十余人参与此次讲座。


1.png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邓稳老师对刘教授进行了简要介绍,大家对刘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刘教授与同学们进行简单的交流后,讲座正式开始。

首先,刘教授明确了本次讲座所讨论的“世界”是文学文本世界,并且强调“楚辞”不是一种文体,而是地方性的命名,类似于“川剧”与“秦腔”,而“屈赋”的“赋”才是对屈原作品所用文体的命名。


2.png


接着,刘教授阐述了屈赋中屈原形象的先天之美与后天之美。屈赋中的屈原形象具有先天之美,即“内美”,在自然与人文两个维度上都是先天的,这取决于他的家族和家庭血缘。在屈原降生于世间,拥有并觉知到自己的先天之美后,他对自己的身体与精神进行修姱、文饰,用一生之力保持、守望、发扬和彰显此先天之美,由此形成了后天之美。


3.png


随后,刘教授进一步解释了屈赋中“世界”美丑二分的概念,并提出“美即正义”说,论述了屈原赋的审美本位和屈赋同《诗》的本质区别等问题。屈原一生,因美而生,依美而在,向美而作,卫美而死。依照美的尺度创作赋、接受赋,是他给中国文学带来的第一缕美学之光,也是中国赋美学在历史上的第一缕光。

最后,主持人邓老师总结了讲座的三大特点:语言新奇、金句迭出;学识渊博;思想犀利。在互动环节,刘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屈赋版本选择、诗三百创作的审美性、孟子的内美外修等的相关问题。


4.png


刘教授幽默平易的语言、贯通中外的学识以及新颖犀利的观点,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讲座在融洽的氛围与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5.png




撰稿:于子瑶

一审一校:邱雯萍

二审二校:代敏 晏霆婷

三审三校:袁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