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文学院举办“蜀山讲坛”第十六期第十四讲: 新工业诗歌·未来诗学的使命与高地
时间:2024-12-10 20:24:07    编辑:唐晨
    查看:75

2024127日上午900,文学院主办的“蜀山讲坛”第十六期第十四讲:新工业诗歌·未来诗学的使命与高地”在狮子山校区第三教学楼304教室如期举行。讲座由西华大学王学东教授主讲,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永丽教授主持,文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专业教师共70余人聆听了本场讲座。在讲座开始前,刘永丽教授向同学们隆重介绍了王学东教授,并对王教授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讲座伊始,王教授就提出了一个现代诗歌创作的怪现象:现代诗人喜欢写田园古诗,而这些诗歌与诗人生活的现代工业社会是相割裂的。针对这一现象,王教授发出“天问”:新工业时代,诗人何为?并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王教授介绍“新工业诗歌”深厚的历史基础。较早进入工业社会的西方,早已建立起成熟完整的工业美学体系,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和苏联的萨莫贝特尼克都曾在诗中书写过工业社会的钢铁美学。而在中国现代诗歌奠基之期,郭沫若、李金发等诗人就已开始歌颂工业机械社会,赞美科技发展。目前,国内也有许多关于“新工业诗歌”的相关评论,如蒋登科的《新工业诗:历史、现状与可能》。但“新工业诗歌”作为一种思想视野之“新”,相关研究关注较少。     

其次,王教授揭示了“旧工业诗歌”的困境。第一个困境是批判理论。由于钢铁背后的技术文明、理性精神以及城市文化,所凸显出来的对生命的压制、禁锢、宰制,沉痛地撞击到人类的存在,限制了人的个体自由和精神腾飞,于是形成了对钢铁、钢铁文化批判的一系列文学和理论。例如尼采的“兽栏”,福柯的“人之死”等,都彰显了人们对工业社会的严厉批判。第二个则是中国工业想象的二重困境。一方面,由于晚清的屈辱史,中国一开始就对钢铁有着一种“天崩地裂”的沉痛感,未形成有效的“工业之诗。另一方面,在小农经济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与“钢铁文化”截然不同的“自然观”。人们既沉迷于钢铁的积极力量,又在文学中歧视“钢铁文化”,逐渐失掉与“钢铁”这一社会中轴平等对话的机会。进而,也就失掉了中国钢铁诗学和中国诗学的现代建构。

最后,在当下“新工业诗歌”发展方面,王教授提出“中性工业”概念,认为大家应该面对被忽视的“技术美学”本身,建构新的人与钢铁、人与自然、人与数据相和谐的生命观,为“新工业诗”注入新的生命律动,让人的未来性更为多样。

王教授分享结束后,主持人刘永丽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刘教授认为,“新工业诗歌”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对于研究都市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帮助。王教授的讲座让人耳目一新,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

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探讨了传统诗歌和工业诗歌结合的平衡点、以及新旧工业划分角度等问题,王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同学们受益匪浅,现场讨论热烈,气氛十分融洽。

撰稿人:江琼

一审一校:涂文雯

二审二校:代敏

三审三校:袁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