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读·行·中国”读书会第十九期暨川师文苑语言学沙龙第十期顺利举行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3月30日
  查看:126
  来源:

图片1.png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与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合办的“读·行·中国”读书会第十九期暨川师文苑语言学沙龙第十期,于2023年3月26日19:00在中华传统文化学院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读书会的分享人和评议人分别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吕怡和王艺臻,参加读书会的有文学院李国太老师、王振老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文学院新文科班部分本科生。

图片2.jpg

本次读书会分享人吕怡同学发言的题目是《谚语的民俗学研究——还原谚语综合、立体的文化特征》。吕怡介绍了沃尔夫冈·米德著作《谚语的民俗学研究》的四个部分:第一,举例说明了谚语的定义、起源、传播和意义等理论定义;第二,探讨社会实践中的谚语,主要是分析谚语背后的社会认同问题;第三,解析美国的谚语与政治生活,分析谚语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及人文价值;第四,探讨谚语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该著作分享结束后,吕怡同学介绍了目前中国谚语的研究情况,指出中国谚语的研究是以谚语为窗口,具有“向后看”的特点。最后,吕怡同学分享了自己调查研究谚语的心得体会,指出谚语研究的语料来源一般是文献,最好能够将田野调查与文献搜集结合,但通过田野调查搜集谚语难度大,与一般的方言词汇调查有较大区别。

评议人王艺臻对本次分享进行了简要梳理,认同吕怡同学从美国谚语研究出发,最后回归于中国谚语的研究的做法。

图片3.jpg

与会的其他同学也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周琴同学指出此次分享为她研究摩梭人谚语提供了不少思路,同时也谈到了此次分享的内容丰富但逻辑不清晰的问题。接着,徐艳君同学就内容排版和逻辑梳理提出自己看法和建议。刘影月同学对异文与多义性这一部分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看法。周涛同学就反用谚

语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同地方对谚语可能存在不同的反用,这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刘裕旗同学建议分享时的提问时间可以延长,留给听众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时表达自身的感悟,谈到了自己感受到读书会各位同学的进步。本科生同学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图片4.jpg


王振老师对此次分享的内容做出点评,并谈了自己对中西方谚语研究的思考。首先,王老师强调了谚语概念界定的重要性和中西方谚语概念上的差异性。其次,指出谚语资料收集的困难与不易,需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接着,回到中国谚语研究的角度与方向,指出中国地域性谚语研究可以谚语作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讲解背后的历史文化。然后,又提出谚语的溯源与演变的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和困难性。最后,王老师对PPT的排版、语言规范提出建议,指出应考虑字体、字号、行距的展示效果,形成最优方案,PPT元素应多元化,文献也应标明具体出处。

李国太老师提出了自己对读书与读书分享的建议——先将书读厚,再读薄,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其他人都能理解的内容,再继续将书本读厚。李老师还指出美国民俗学研究更关注谚语的语境和当下性,这为我们研究谚语带来许多启示,尤其是“从他者中照见自我”的新视角,使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进入研究。接着,李老师讲解中国谚语历史性、多民族性、地域性与一统性的特征。最后,李老师指出谚语根植于中国文化结构,体现中国文化心理,所以面对谚语,我们应以谚语为桥梁,以语料反观中国文化。

李国太老师对近些年读书会的开展情况作出总结:首先,读书会一直保持着“平等对话”的原则,提倡畅所欲言和充分交流;其次,读书会是打破单一学科视角的限制和促进跨学科交流学习的平台,李老师表示希望读书会能够继续保持多学科交流、对话的传统,本次读书会与语言学沙龙合办即为学科交流的尝试与实践。最后,李老师对读书会和近期其他相关工作作出安排。

历时近3个小时后,“读·行·中国”读书会第十九期暨川师文苑语言学沙龙第十期顺利结束!



撰稿:张艺

初审:王振

终审:袁耀林


【编辑:代敏】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