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文学院学术讲座:互文性视域——古典文学的文本建构艺术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9月23日
  查看:86
  来源:

2024年9月20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讲座“互文性视域:古典文学的文本建构艺术”在狮子山校区第七教学楼203教室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系范子烨教授主讲,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王红霞教授主持,文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专业教师共一百余人参与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王红霞教授对讲座内容作简要介绍:从讲座的题目的关键词“互文性”可知这属于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互文性”由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而范子烨教授作为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完美结合了西方理论,从“互文性”视角出发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

在本次讲座中,范子烨教授以孟浩然的《春晓》、李清照的《如梦令》、陶渊明的《拟古》九首、成公绥的《啸赋》、王维的《竹里馆》和岳飞的《满江红》这些经典作品为例,结合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作品进行重新解读,揭示了其文本建构的艺术特征。

范教授首先谈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问题,他认为研究者在重视文献学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理论研究的研究形态。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是精神史,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个体精神的延续,由个体的精神通向群体的精神,其中有表达对社会的感悟,对自然的观察等等。真正的古典研究应当是以文献的研究为基础的理论研究。随后,针对此次分享题目中的“互文性”视角,范教授先以孟浩然的《春晓》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春晓》在叙事上用倒叙手法,而《如梦令》词中包含了“春晓”文本,点明了二者之间的互文关系,紧接着又列举孟浩然《春晓》《过故人庄》与陶渊明诗歌的关系,以及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联系,从经典名作中看到潜在作家的影响,清晰地揭示出古典诗词之间的互文建构关系。范教授强调,互文性关系并非“用典”,且传统文学批评中存在碎片化倾向,实则不利于深入解读文学作品。

随后,范教授精炼阐述互文性概念,强调文本间非孤立存在,而是在相互吸收与转化中生成意义。这一概念,源于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揭示文本间的互联性。在互文性视角下,作品间平等对话,作家权威淡化,文本意义在相互参照中丰富。相较传统文学批评,西方互文性理论更全面、深刻,精准揭示文学生成机制,对作品考证大有裨益。它不仅凸显写作活动内部的多元文化交织,还展现了写作的深广性,以及文化与历史内涵的复杂丰富。

此外,范教授以四大经典案例,生动诠释“互文性”视角下的古典文学解读。首例,他深度剖析陶渊明《拟古》九首,精妙捕捉字词与意象,结合史实,揭示与曹植作品的隐秘联系,展现互文关系。次例,在《啸赋》与《与魏文帝笺》的对比分析中,范教授发现《与魏文帝笺》为《啸赋》的创作蓝本,点明这是一次刻意的“互文性”创作,深入探讨古典文学中“长啸”的文化意蕴,现场展示“长啸”唱法,激起听众热烈反响。再者是对《竹里馆》的解读,范教授跳出表象,链接《楚辞》《世说新语》,挖掘“前文本”,结合王维生平与史籍,揭示诗歌深层意涵。最后是对《满江红》的解读。范教授援引钱钟书的研究,探索内置的《汉书·王莽传》等文本,新添杜甫《散愁》为佐证,细致分析,寻找作者身份的线索,展现“互文性”在考证中的独特价值。这四个案例,如珠串联,不仅彰显了“互文性”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更展现了范教授深厚的学识与独到的见解。

在会议的结尾,范教授总结到,"互文性"解读揭示了中国古代作家在文本建构上的独特意识,呼吁文学研究者应以平等视角审视古作,秉承罗兰·巴特的“文学科学”理念。此外,范教授为大家推荐了三本参考阅读书目,分别是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和萨莫瓦约的《互文性研究》。同时同学们就“互文性”理论、田晓菲《尘几录》评价及底文探索提问,他强调多读熟读,逐一解答。现场互动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王红霞教授在主持中总结到,范教授拓宽了文学研究视角,她强调解读作品是两古专业基础,可用传统或西方理论。讲座在师生的感谢中圆满落幕。

 

 

撰稿:温海琳

一审一校:席悦淳

二审二校:代敏

三审三校:袁耀林

 

【编辑:唐晨】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