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范子烨
讲座时间: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16点—18点
讲座地点:7教203教室
主持人:王红霞
专家简介:
范子烨,生于1964年5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专业二级,创新工程首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历史以及基于中古文学与音乐之关系的北方游牧民族音乐文化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曾出版出版学术著作10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悠然望南山——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东方出版中心,2010),《中古文学的文化阐释》(台湾成文书局,2011),《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竹林轩学术随笔》(凤凰出版社,2012),《魏晋风度的传神写照——〈世说新语〉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五斗米与白莲社:对陶渊明的宗教文化解读》(凤凰出版社,2020),《鼓簧斋学术随笔》(凤凰出版社2021),《自然的亲证——啸音与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和《在文化的原野上》(商务印书馆,2022),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讲座内容简介:
所谓“互文性”是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1941—)在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互文性是指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的意义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互文性概念强调的是把写作置于一个坐标体系中予以关照:从横向上看,它将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文本在一个文本的系统中确定其特性;从纵向上看,它注重前文本的影响研究,从而获得对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系统认识。用互文性来描述文际关系的问题,不仅揭示出写作活动内部多元文化、多元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现了写作的深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历史内涵。从这一视角出发,本讲座对曹植的《拟古》九首,成公绥的《啸赋》,王维的《竹里馆》,孟浩然的《春晓》,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岳飞的《满江红》等经典作品重新进行了解读,揭示了其文本建构的艺术特征。
【编辑:佟博】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