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近距离感受作家与评论家的对话现场,增强研究生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践能力,2024年10月11日下午14:30,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点师生受邀参加了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阿来书房承办的“蜀锦传奇与盛代元音——邱华栋长篇小说《空城纪》分享会”。本次活动动由刘永丽教授带队,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硕士及文学院部分本科生20余人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邱华栋首先在分享会上讲述了《空城纪》的创作历程。《空城纪》是邱华栋积累了三十年并花费六年撰写完成的一部作品。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想象,把读者召唤进历史中的西域大地,经历古城废墟之上曾经有过的人以及他们的身影、声音、气概等。学生们从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保持做有创造力的事情,才能不断发现自我。
接着,文学院师生认真听取了几位评论家、诗人和作家对《空城纪》的阅读感受和评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从小说结构的角度对《空城纪》进行了整体的评价。他认为,《空城纪》的“石榴籽”结构是一种全新的结构空间,是对历史小说写法上的突破。学生们学习到,只有在大量的史料中考证求知,才能做好研究性的写作。
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梁平从诗性的角度分析了小说的具体情节,形容小说中细眉公主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凄美之路,复活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背后的人与情。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到,小说创作需要诗意和令人震撼的想象力,才能实现对历史的宏阔而浩荡的全景式呈现。
作家、《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从创作者的角度赞赏了邱华栋还原、书写、想像历史的能力。作家、《青年作家》副主编卢一萍则是从艺术真实的角度对《空城纪》的整体进行了评价,认为这部小说是真正的具有史诗感的辽阔之书。一部小说不仅需要有好故事,小说内部的高楼大厦还必须有一个精巧的完整的与众不同的结构,才能具有标识性。几位评论家、诗人和作家的对谈与评价深入浅出,不仅深化了学生们对于真实与虚构的理解,也使学生们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空城纪》中历史书写的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意义。
在交流环节,川师文学院本科生罗阳提出了关于“石榴和创作灵感的关系”的疑问。邱华栋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对问题进行了解答,提到小说的结构就像是石榴剥开有六个子房,每一个里面又有很多小细节,最终呈现了石榴籽一样的“满天星”式的小说结构。
同学们在此次分享会上感受到了温馨和谐的文学讨论氛围,聚焦四川当代作家创作,深入文学创作与评论现场,拓宽了思维与眼界。同时,这次分享会进一步加强了我院中国现当代专业硕博研究生与作家、评论家的交流与沟通,也推动了学科的建设发展。会后,学生们与作家邱华栋近距离沟通并合影留念。
撰稿:曾子芸
一审一校:刘永丽
二审二校:代敏
三审三校:袁耀林
【编辑:唐晨】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