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下午,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学术交流会在文学院基教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交流会由文学院房锐教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彭燕研究馆员主持,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月、贾兵、汤新钊、文学院教授王红霞、汪燕岗、汤君、尹玉珊、中华传统文化学院讲师刘俞廷及文学院2024级全体博士生、2024级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
王红霞老师指出,在学术研究中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学习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开拓思维,避免闭门造车。她以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近年来招收数字人文方向的文科博士为例,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开拓思维,掌握与时俱进的研究方法。
彭燕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把学术规范放在首要位置,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学术成果。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切忌剽窃、抄袭、照搬等不良行为。
张月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读博期间的经验,指出互相交流学习的重要性。贾兵老师强调要尊重前人的成果,坚守学术底线,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汤新钊老师强调了写作中选择题目的重要性和观点的合理性,认为任何观点都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思考能否提出新的观点,并确保这些观点能够得到理论和文献材料的支持。
汪燕岗老师从三个方面谈如何写好论文。第一,兴趣是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类似于恋爱中的情感投入。第二,深入研究十分重要,只要深入研究,总能发现新的问题。第三,要合理利用现代技术解决问题。
刘俞廷老师推荐同学们关注“人文学术资源在线”公众号,建议拟定有流动性的、充满张力的论文题目,拒绝平庸。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提倡高效率学习。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汤君、尹玉珊等老师逐一解答。汤君老师认为,研究生应扩大知识面,不能局限于某一研究对象以及与其相关的专著,需具备更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应深度钻研原典,注意细节,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尹玉珊老师指出,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可选择与本人性情相契合的对象,并展开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兴趣占有重要的地位。
房锐老师对本次学术交流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治学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十分中肯,对于初入学术殿堂的研究生具有启发性。
撰稿人:廖婉莹
一审一校:涂文雯
二审二校:房锐
三审三校:袁耀林
【编辑:唐晨】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