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上午9:00,文学院“蜀山讲坛”第十六期第六讲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7教203教室如期举行。本期讲座嘉宾是四川大学的王晓路教授。本期讲座主题是“日常生活·语言·技术——文化史的多重线索”。讲座由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欧震主任主持,文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专业教师共50余人聆听了本场讲座。
讲座开始,王教授就以世界三大大河文明为切入点,论述了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以及土地状况在文化诞生之初的积极意义,揭示了文化地理这一区域条件下,生存经验如何发展成知识形态,并展开论证了文化模式以及知识转型。其中着重介绍了当代背景下文学史上的三大转变——普通语法转变为语文学、博物学转变为生物学以及财富分析转变为政治经济学,通过这三者的转变揭示了当前社会发展程度下系统学科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谈到语言作为文学媒介的重要性以及它的文学史意义时,王教授以秦始皇统一文字、孙中山确定国语、甲骨文的发现等史实为例,由浅及深地探讨了语言在文化交流以及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文字考古史的简介,对大量文物和文献记录的解读,清晰地展示了口头语言向书写文学转变的全过程,以及整个过程在文学史进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
除了地理环境和语言文字之外,王教授还深入探讨了偶然性事件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它们如何促进文化发现、推动文化进步以及引发文学形式的转变。这些偶然事件既有丝绸之路、清末留学生之类的文化交流;又有黑死病、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还有地理大发现、修筑万里长城这样的政治事件。所有这些历史偶发性事件都为文化史带来了深刻印象。而进入信息爆炸的21世纪后,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迫使三大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频率日益增长,自然生活也开始与技术结合形成虚拟世界,文学形式也因此发生巨变。
讲座最后,王教授回应了同学对单一性网络用语和广泛AI使用的担忧,同时解答了同学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困惑。王教授认为截至21世纪,在地理影响和现代技术之下,虚拟世纪形成,网络功能逐渐取代线下生活功能,社交媒体的符号化表达应运而生。为回应当下时代特性,大学生要切实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系统性学习能力以及跨学科交流能力,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积极看待科技的进步,充分利用科技,使用科技,做科技真正的主人。
此次讲座,王教授从地理环境、语言和偶发性事件三个方面对文学史的脉络和发展进行梳理,以文化史实、技术发展为途径,从宏伟叙事的角度,构建了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阐释了科技发展下文学发展的方向,解答了当代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困惑,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参与讲座的同学也都聚精会神,纷纷被王教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有理有据的语言风格吸引。讲座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更是踊跃发言,就讲座内容与王教授展开探讨,提出了个人的文学史见解,请王教授加以指正。学术氛围浓厚,充分展现了川师学子良好的学习风貌和积极的求学态度。
撰稿人:李燕
一审一校:唐晨
二审二校:代敏
三审三校:袁耀林
【编辑:涂文雯】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