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通知:川西濒危语言口述材料的调查、分析与典藏
时间:2025-03-26 09:21:33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查看:55

主讲人:黄阳

讲座时间: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10点—12点

讲座地点:7教305教室

主持人:王振

 

专家简介:

 黄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雏鹰学者,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担任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客座副教授、欧洲语言学会(SLE)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语言类型学分委会副主任。研究兴趣为语言类型学、语法化和语言接触、中国西南濒危语言(藏缅语族羌语支)的典藏和保护。在《方言》《民族语文》《语言研究集刊》以及John Benjamins、Springer Na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旗下刊物或论文集发表专业研究论文多篇,出版《四川雅江扎坝语》(商务印书馆,2024年)、《沙德木雅语参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和The Changing Languages of Guangxi, Southern China: A 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ization Approach(美国Rowman & Littlefield出版社,2023年)等著作三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青年项目和重大项目子项目各一项、国家语委科研项目两项、中央高校科研项目两项。担任国内外多种核心刊物审稿人以及澳门大学科研研究项目特邀评审。

 

讲座内容简介:

 川西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区域,其中许多民族语言因现代化进程面临濒危困境。本次报告将围绕川西濒危语言的调查、口述材料的搜集以及典藏展开。首先介绍川西甘孜州川藏铁路沿线濒危语言的现状与分布,阐述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及文化价值。其次,分享口述材料(语篇材料)的搜集方法。在AI和大数据背景下,本报告将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提升调查效率和准确性,介绍濒危语言典藏的技术和方法(如:数字化存储、多模态呈现)以及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川西濒危语言口述材料保护体系。

编辑:佟博

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