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盈满怀,礼韵传千年” ——记文学院2023级8班、2024级5班“二十四节气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2025-03-20 14:14:02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查看:63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正是各种农作物播种、移栽的好时机。值此仲春之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24级5班和2023级8班全体同学,分别于3月7日和3月12日开展了“二十四节气·春分篇”经典诵读活动 。该活动意在加深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沟通与交流中增进同窗情谊,于最美韶华共赴这场与春天的诗意约会。

“春韵盈满怀,以诗诵春分”

在三月暖日的笼罩下,2024级5班全体同学齐聚孔子像前,一同诵读与春分相关的经典诗词。朗朗的诵读声,拉开了本次主题活动的序幕。

随后,同学们移步至第六教411教室。两位主持人生动地讲述了“春分”节气的由来和习俗。从古老的天文历法记载,到民间“竖蛋”、“吃春菜”的趣事,每一个古老传说、每一项传统活动,都如同钥匙,打开了同学们对春分认知的新大门。紧接着,在对春分的满心欢喜与期待中,8名同学带来歌曲《春三月》。轻快的旋律流淌而出,恰似春分时节的微风,描摹出同学们对春分节气到来的欣喜之情。

“春分到,蛋儿俏”,一场别开生面的竖蛋游戏欢乐开场。春分竖蛋是一项古老传统,竖蛋寓意着时来运转、生活顺遂。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鸡蛋尝试,为接下来的日子讨个好彩头。一时间,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

活动接近尾声,全体同学齐声朗诵刘长卿的《春分》与徐铉的《春分日》:“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同学们字正腔圆,语调抑扬顿挫,为本次“二十四节气·春分篇”主题活动画上了完美句号。

“春分知时节,礼韵传千年”

活动伊始,2023级8班的同学们齐聚孔子像前,共同开启第一篇章“春分启礼”。在集体诵读环节,全体同学深情地朗诵了《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以激昂的声音、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分这一节气的赞美与对大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文学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

紧接着,活动进入第二篇章。在“典籍中的春分”环节,主持人为同学们展示了精美的七十二候图,色彩斑斓的图片生动地呈现了七十二候的物候现象与气候变化,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这一古老历法的智慧与精妙。随后,部分同学深入解析“玄鸟至”、“雷乃发声”和“始电”三候的丰富内涵,详细阐述了燕子回归、雷声初响、闪电初现等自然现象背后的阴阳变化与农耕意义。这一系列的解读,使同学们对春分这一节气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春分茶事”环节则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体验。现场展示了茶的冲泡艺术,让大家在茶香四溢的氛围中感受春分茶的独特魅力。此外,宋代点茶视频的播放更是将这一环节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古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诗词里的春光”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在赏析苏轼《癸丑春分后雪》时,同学们深入理解诗句中描绘的春分后下雪的罕见景象以及桃花、柳絮等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体会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随后开展了临摹春分诗词的活动,同学们沉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用笔墨书写对春分的喜爱与赞美,进一步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与感悟。最后,制作春分书签环节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也为活动书写下完美的结语。

“春意盈满怀,礼韵传千年”。春分,是昼夜平分、阴阳调和的日子,天地间弥漫着新生的气息。在这一天举办活动,仿佛与自然达成一种默契,万物复苏,人心也随之舒展。春分是春天的中点,象征着平衡与希望,正如古人所言:“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这一天,人们以活动相聚,既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对生命的颂歌。此次二十四节气经典诵读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撰    稿:黄妍茜

程  丹

一审一校:周  红

二审二校:朱美玲

三审三校:袁耀林

编辑:朱美玲

导入...